把產品打造成“某某場景專用”,這或許是差異化的新玩法!曾有人建議我,改“夜跑”為“晨跑”,理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身體的生物鐘。古老的作息規律不適合現代生活,但它背后蘊含的“對的時間做對的事”,值得化妝品開發人員思考探索。
美博會期間,記者聽了兩場與“時間&場合”有關的演講。在產業供應鏈峰會上,英敏特亞太區美容護理品市場高級分析師杜蕾提到“美容生物鐘”是他們觀察到的2017年全球護膚美容四大趨勢之一。在“科技與品牌”研討會上,上海筑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躍飛提到“便捷省時”概念,兩者都提出“順應人體生物鐘”的產品開發思路。也就是說,研發要根據不同時間段和場景來設計滿足不同需求的功能,下面跟你分享具體內容。
早晨:
對于晚睡早起愛賴床的姑娘來說,晨間洗漱&護膚必須分秒必爭。所以,一切化妝品應該致力于更快,實現方式呢有兩種,要么多效合一,要么快吸收(防曬則要求快成膜)。
多效合一方面,除了洗護一體,護膚疊加彩妝或防曬也是一種思路。大火的素顏霜是護膚+底妝,而據說日本出了一款粉紅霜,是護膚+腮紅的產物,既有護膚功能,涂抹上臉后又能產生粉粉的膚色效果。
此外,晨間護膚另一個可深挖的方向是面膜。一項針對3000名20-49歲的女性互聯網用戶的調查顯示,在過去的6個月內,47%的消費者在早晨至少使用過一種類型的面膜,且水洗面膜和貼片式面膜是早晨使用的兩大產品類型。
通勤:
早上通勤通常在戶外,且是一天中最讓人心煩氣躁的時候。因此,除了常規的“防護(紫外線、污染等)”思路,品牌還可從“減壓”角度來開發,如設計減壓滾珠來消除焦慮。
辦公:
辦公室生活壓力大,過半員工(53%)表示相比5年前,他們快精疲力竭啦。所以減壓是主旋律,此外電腦藍光、手機屏幕和LED燈光與早衰和色素沉著有關,因此防護也是辦公場景中的重要課題。
落實到化妝品上,也許香薰、香水、噴霧等具有安神鎮靜的氣味的產品是個方向。另外,在包裝上也可以加入“鎮靜元素”,如設計按壓包裝,或加入其他減壓元素(成分和包裝),以此來幫助緩解緊張情緒。
外出:
當人們離開辦公室而進入社交場所的時候,一次性和棒狀形式的產品讓個人清潔和補妝變得輕松容易。TreStique有一個雙頭鉛筆系列,可為唇部、臉部和眼部補妝,非常適合在外使用的場合。
夜晚:
夜晚時人們要為身體休息和皮膚修復做準備,這為所有美容品類提供了大量機會。除了護膚品,我們還看到了Living Proof品牌護發用的Night Cap,Nails Inc品牌也用指甲膜,Lumity品牌夜間保健品,This Works品牌輔助睡眠和恢復精神的枕頭香水。
出差:
女生住酒店就像搬家,因為她要帶粉底、卸妝水、洗面奶、沐浴露、身體乳、洗發水、護發素、爽膚水、潤膚乳、面霜、睫毛膏、高光……為了減輕這種負擔,Beauty Kitchen設計了一款產品(Abyssinian Oil Handbag Beauty Balm)集潔面乳、磨砂膏和唇膏于一體,可支持一鍵卸妝。除此以外,還能有美容便當之類的嗎?那種一個搞定所有洗護步驟的產品。